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直通屏山> 網絡問政 > 正文

    新疆查處傳播涉穩(wěn)謠言人員256人

    s4energysolutions.com?2013-10-09 16:42? ?來源:法制日報 我來說兩句

    無知好奇發(fā)布傳播謠言

    今年7月11日以來,網民“S”在百度網盤空間大量上傳涉及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暴恐犯罪活動等內容的音視頻文件,直至案件告破,瀏覽次數(shù)已超過5100次,盤內保存238次,下載1201次。

    民警經調查得知,網民“S”的真實身份為依某,是伽師縣某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鑒于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法制意識淡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成型,伽師縣公安局對其作出治安拘留10天不執(zhí)行的處罰,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依某告訴記者,他對電腦很感興趣。今年6月,他在上網時搜集了一些有關宗教的電子書籍,并將其他網民在百度網盤上分享的宗教書籍文件下載到電腦硬盤內保存,同時分享到自己的百度空間,其存儲在網盤內的100G文件中,有不少包括宣揚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暴恐犯罪活動等內容。

    案發(fā)后,依某交代:“我在網上搜集、發(fā)布有關宗教電子書籍并沒有惡意,只是為了提高自己和周邊朋友的宗教意識,至于下載和上傳的文件,我只看了一眼目錄,沒有看具體的內容,不知道里面有反動內容。”

    “6·26”鄯善縣魯克沁鎮(zhèn)暴力恐怖事件發(fā)生后,家住當?shù)氐陌吃诓涣私馐聦嵳嫦嗟那闆r下,便上網發(fā)布消息。記者見到艾某時,被拘留10天的他已經回到村里。

    談起利用互聯(lián)網發(fā)布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他說:“當時我在網上發(fā)布的內容都是聽別人說的,傷亡人數(shù)都是我編的,不知道編造發(fā)布謠言是違法的,我現(xiàn)在非常后悔,以后說話一定要講事實?!?/p>

    對于犯罪嫌疑人供稱的“無知”和“好奇”,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徐淳認為,這不僅牽涉到主觀上的罪與非罪問題,還牽涉到此罪與彼罪的問題。行為人是未成年人,其辨別能力較差,如果主觀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和朋友的宗教意識,可予以治安處罰;如果主觀目的是為了分裂國家,便構成了危害國家安全罪。未成年人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的,按照我國現(xiàn)行法律“教育為主”、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原則,可免予處罰,但這并不代表著不追究責任。

    徐淳表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犯罪嫌疑人經常說,自己不知道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違法,并以此來認為自己不構成犯罪或不應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個觀念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世界各國都公認的一個慣例是,法律只要頒布實施開始生效,不管你懂不懂法,知不知法,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絕對不能以自己不懂法、不知法為由而認為不構成犯罪,進而免于處罰。

    多措并舉遏制網絡犯罪

    今年7月25日至今,網民“斯熱吉丁”在其百度網盤空間內上傳境外暴恐組織發(fā)布的音視頻以及宣揚宗教極端思想的音頻、宗教書籍等文件近千個,并將其全部設置為分享內容,共計被下載16000余次,保存800余次,瀏覽12000余次。

    面對頻繁出現(xiàn)的各類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和極端宗教思想的言論,該如何應對?

    新疆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說,從近3年已查獲的網上教學、組織策劃實施爆恐破壞的案件看,利用網絡傳播宣揚宗教極端思想,已呈現(xiàn)出多發(fā)性、多樣性、隱蔽性特征。打擊和遏制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已成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任務,必須多管齊下,利用技術、法律、行政和社會監(jiān)督等手段,加強對互聯(lián)網的監(jiān)管。要大力推進落實網絡實名制,不斷完善網站建設和備案管理規(guī)范,切實提高網絡源頭管控和溯源查控能力。針對目前網上宗教活動管理責任不明確,相關政策法規(guī)缺失以及存在管理盲區(qū)等現(xiàn)實情況,應進一步明確并落實網上宗教活動的管理責任,把網上宗教場所納入宗教管理范疇,形成合力。

    “雖然只有幾本書,一旦上傳到網上后瀏覽的人數(shù)眾多,其危害程度遠比現(xiàn)實中的案件大得多?!焙吞锟h公安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姬應敏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傳播宣揚宗教極端思想的犯罪嫌疑人中,除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以外,有的是受利益驅動,希望通過飆升的點擊率賺錢;有的屬于有前科人員,或者對單位、社會和周圍人不滿,抱著唯恐天下不亂的目的傳播非法內容,大肆污染網絡輿論環(huán)境。

    新疆大學法學院講師艾爾肯·沙木沙克告訴記者,他一直都關注維吾爾語網站,確實看到了不少宣揚宗教極端思想的內容,這些內容或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錯誤評價,或公開煽動暴恐犯罪活動。他認為,除了嚴厲打擊網上宣揚宗教極端思想外,還要通過組織專家、宗教界人士討論一些社會價值問題,或通過網民互動方式來讓大家認識與社會相悖的問題,讓廣大網民弄清真相,辨明是非。

    “相關法律法規(guī)宣傳不到位也是導致網絡違法犯罪案件頻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毙齑菊J為,國家相關部門應針對網絡散布暴力恐怖、煽動分裂國家以及極端宗教思想多發(fā)的問題,加大相關法律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特別是一些認識上存在模糊的人意識到,在網上散布涉穩(wěn)謠言、宣揚極端宗教思想就是違法,就是犯罪,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防范作用。(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陳澤華)

    • 責任編輯:趙舒文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