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微博對罵牽出巨貪是一種“反腐想象”

    2015-05-28 07:59:04?潘洪其?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每拿下一個貪官,每查處一個大案要案、串案窩案,都有必要把從發(fā)現線索到查處定案的全過程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真切看到反腐敗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艱巨性,正確認識法治建設、制度創(chuàng)新、公眾參與、群眾舉報等因素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近日,山西省人大《人民代表報》原副總編輯宋利不服一審判決,向山西省高院提起上訴。今年3月2日,山西晉城市中院以貪污罪判處宋利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一審法院審理查明,2010年到2012年,宋利在山西長治市原市長張保的幫助下,從省屬國有控股企業(yè)三元煤業(yè)有限總公司套取資金9731.39萬元;宋利在北京、廈門、香港、新加坡?lián)碛卸嗵追慨a,合計4396.26萬元。

    據報道,宋利從一名報紙發(fā)行人員快速升任報社副總編,離不開山西省人大副秘書長兼《人民代表報》社社長李正倫的大力提攜。其后她利用擔任報社副總編、國有傳媒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身份,以承辦“攀巖節(jié)”和建設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名義,從國有企業(yè)套取巨額資金據為己有,則主要得益于長治市原市長張保的鼎力幫助。宋利與李正倫“關系很特別”,后來更被視為張保的情婦,宋利被查處后,很快李正倫被撤職,張保也被查處,后者于今年4月被法院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3年??梢娝卫c李正倫、張保等官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在官場合縱勾連、蠅營狗茍的故事,原本沒有特別新奇之處。

    然而在有關報道中,宋利之所以東窗事發(fā),被認為緣于與云南一名網絡紅人的一場“微博對罵”,兩人從對罵發(fā)展到互相揭短、進行人肉搜索,隨后有人在網上公布了幾輛奔馳、奧迪等小汽車車牌號,暗示這些車均為宋利個人名下的私車。雖然報道沒有披露宋利被網絡紅人一方人肉搜索的詳情,也未言明對方是否向山西有關方面舉報了宋利涉嫌貪腐的事實,但報道中這些語焉不詳的內容,足以讓人進行“合理推斷”——一場“微博對罵”竟然牽出了一名女巨貪,由這名女巨貪又牽出了張保、李正倫等問題官員,近兩年山西官場的“塌方式腐敗”受到查處,很可能與那場“微博對罵”也大有關系呢。

    實際上,問題和真相當然不會這么簡單。綜合多方信息,張保、李正倫等官員出事,或許多少有受宋利“牽連”的成分,但關聯(lián)度有多大,卻不可過高估計。2013年2月長治苯胺泄漏事故后,張保因對事故負有領導責任,山西省委決定其不再擔任長治市長職務,由張保的去留引發(fā)了一系列權斗,原山西省委副書記金道銘等各路人馬展開較量,撕開了山西官場大地震的口子。由此可知,張保、李正倫等廳局級官員,以及宋利那樣等而下之的人物,只是山西官場權斗大戲中的小角色。即便沒有與網絡紅人的“微博對罵”,宋利貪賄幾千萬元遲早也要露出馬腳;即便沒有受宋利的“牽連”,張保、李正倫等人遲早也會中箭落馬。這不是由某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偶然事件引發(fā)的,而是由十八大后山西官場強力反腐的大形勢決定的。

    目前條件下,微博對罵、人肉搜索、網絡曝光等網絡表達形式,容易被夸大為“網絡反腐”最有效的手段,其實這更多的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種不無善意的“反腐想象”。我們不能貶低群眾舉報、網絡舉報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的作用,但也不能把一些網絡表達“想象”為反腐敗斗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不能夸大“微博對罵”等網絡行為的實際作用。

    反腐敗是一場多層次、全方位的戰(zhàn)斗,不是單靠某個人或某一環(huán)節(jié)的“突破”就能馬到成功。每拿下一個貪官,每查處一個大案要案、串案窩案,都有必要把從發(fā)現線索到查處定案的全過程向社會公開,讓公眾真切看到反腐敗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艱巨性,正確認識法治建設、制度創(chuàng)新、公眾參與、群眾舉報等在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走出“微博對罵牽出女巨貪”之類不切實際的“反腐想象”。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