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臺海瞭望 > 正文
    探討兩岸心結——折磨人的政治符號
    www.fjnet.cn?2009-11-26 16:08? 陳孔立?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wǎng)11月25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5日刊發(fā)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的文章《折磨人的政治符號》,該文就兩岸的“心結”作出解讀:說到底,所謂“心結”,所謂政治難題,只不過是政治符號而已。我相信有關政治符號的爭議,兩岸有能力、有智慧為了兩岸人民的利益,找到雙方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

    文章摘錄如下:

    11月18日邵宗海教授在《聯(lián)合早報》發(fā)表《兩岸政治互信不足的癥結》一文,第二天見面時,我對他說,我同意“癥結是雙方的心結”這一說法,但他只是“點到為止”,沒有進一步說明“心結”是什么?怎樣才能化解這種心結?于是我向他說明我自己的詮釋。

    300多年前的悲劇

    說起來十分令人感慨。300多年前,清朝當局與臺灣明鄭政權之間的心結,仍然延續(xù)至今。

    當年清朝要招撫鄭氏,條件是必須“剃發(fā)”,而鄭成功入其子鄭經(jīng)則始終堅持“不剃發(fā)”,并要求“依朝鮮例”。為什么一方堅持要“剃發(fā)”,另一方要堅持“不剃發(fā)”呢?因為剃不剃發(fā)是兩種不同的政治符號,“剃發(fā)”是清朝人的標志,而“不剃發(fā)”則仍然是明朝人。鄭氏堅持“不剃發(fā)”,就是表明忠于明朝。所謂“依朝鮮例”也就是不投降清朝,而保住明朝一片江山。

    那時還沒有“國家”“主權”的觀念,也沒有“國旗”,但已經(jīng)十分重視政治符號,而把“剃發(fā)與否”作為是否忠于朝廷的主要標志,這就是當年中國人處在兩個政權之下所形成的“心結”。所以在清兵入關時,有所謂“留發(fā)不留頭”的說法,有一大批人為了忠于明王朝保留原有的政治符號,而甘愿犧牲生命。清朝與鄭氏沒有能力解決這一政治難題,最終招撫不成,只好武力解決,造成一次“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歷史悲劇。


    責任編輯:劉寶琴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wǎng)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