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直通屏山> 網友建言 > 正文

    捐衣難 網友建議適時搞對接會 

    2014-01-24 09:47? ?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黃水來 黃水來  
    分享到:

    ?

    志愿者在分揀衣物。(資料圖片)記者 常海軍 攝

    目前,廈門舊衣服回收機構的數(shù)量遠與其需求不符,民間公益組織占絕對主導,零散、固定回收點少導致市民難捐贈。在今年的廈門市兩會上,民進會員就舊衣服回收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海西晨報記者 林君

    一些不穿的舊衣服成了很多人苦惱的事情:扔了可惜,不扔占地方,想捐不知該往哪捐。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廈門舊衣服回收機構的數(shù)量少,民間公益組織占絕對主導,零散、固定回收點少導致市民難捐贈,而有效受捐對象的確認和物流運輸費用則成為了這些民間組織回收舊衣物的兩大“攔路虎”。

    在今年的廈門市兩會上,民進文化出版支部鄭東和民進思明總支經濟一支部李忠安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希望引導廈門的舊衣服回收系統(tǒng)化。

    【現(xiàn)狀】

    定點回收機構少

    陳女士找不到接收舊衣物的地方,曾嘗試自己打包,之后她聽說舊衣物要消毒才能送出去就再也沒捐贈了。據了解,目前廈門沒有專門回收舊衣服的機構,因此被扔掉的舊衣服一般也和生活垃圾一起被填埋。

    廈門接受舊衣服捐贈的機構有哪些?目前較為人所知的,是位于海滄石室禪院慈善會、思明明發(fā)商業(yè)廣場的海峽公益服務中心和小魚網“進社區(qū)收舊衣服”志愿團隊。其中,前兩者需要捐贈者把衣服送到機構去,進社區(qū)系列活動則不定期在廈門島內大型小區(qū)收取。

    【分析】

    民間組織占主導

    記者從廈門兩家具有“接受捐贈”資質的官方機構市慈善總會和市紅十字會了解到,由于缺少消毒設備,他們都不接受舊衣物。無疑,民間組織占了回收舊衣行業(yè)的主導地位。

    “舊衣服捐助最難的兩件事是有效受捐對象的確認和物流運輸費用?!薄斑M社區(qū)收舊衣服”活動發(fā)起人姚錦程介紹說,受捐對象基礎數(shù)據的缺乏使得他們只能依靠當?shù)亟M織而無法直接對接,更大的困難則來自于物流運輸費用。姚錦程最近一次捐贈物流費約1.3萬元左右,“這靠個人支撐是很難持續(xù)的”。

    【建議】

    出臺政策鼓勵

    怎樣才能讓回收舊衣服形成系統(tǒng)?鄭東和李忠安給出了一系列建議。

    建議1:制定相關法規(guī),明確廢舊衣物回收渠道;制定行業(yè)準入資格等。

    建議2:鼓勵并扶持各類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成立舊衣服回收公司,政府在稅收方面予以優(yōu)惠、降低行業(yè)準入門檻,可以考慮財政補貼。

    建議3:借助街道或居委會幫助,在街道和社區(qū)設置回收點,并設專人看管。

    建議4:建立分揀中心。將舊衣被分成不同檔次,質量好的衣被可再使用;普通衣被可成為制造紡織品和紙張的原材料;最差的可用于垃圾焚化廠,直接轉化為熱能或發(fā)電。

    建議5:獎勵捐贈者。分為物質補貼與精神嘉獎,比如可以發(fā)放捐贈衣物證書,記載其捐贈數(shù)量。

    網友:適時搞對接會 構建回收渠道

    @李米萍 :可以建個垃圾桶一樣的系統(tǒng),設在市區(qū)多個地方,家里有了舊衣服就往里面放,定期有人把他們清理去送給需要的人。

    @Demi:可以跟社區(qū)、居委會、小區(qū)的對接啊,讓他們定期舉行舊衣回收的活動。

    @可心:由政府出資,組建一個舊衣回收倉庫。倉庫交給志愿者協(xié)會管理。對市民捐獻的舊衣,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篩選,合格的送往貧困山區(qū),不合格的送往廢品回收站換成資金。資金用于舊衣回收倉庫的日常運營,當然政府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

    @朵朵可愛:在居民聚集區(qū)設固定的舊物回收點,只要附近居民有需要就可以往那邊送。

    @一賤傾心:可以搞對接會。我們家的舊衣物有時會送給樓道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小區(qū)里很多樓道打掃衛(wèi)生的阿姨生活條件都很不好,我們有一些二手比較用不上的東西有時都會給他們,建議小區(qū)物業(yè)可以搞這種對接。

    (晨報記者 洪珊珊)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