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山海情》:牽系閩寧的脫貧夢,貫通東西的中國結
2021-01-31 12:59:14? ?來源:學習強國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對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深刻領悟 (作者:趙彤,系中國文聯(lián)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 回望扶貧題材創(chuàng)作歷程,諸多作品講述的都是一地一村的幫扶故事,劇情空間和角色譜系都是本地化的。而《山海情》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并開掘了“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的思路,將福建省對口協(xié)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故事呈現出來,通過劇情中從“閩寧村”到“閩寧鎮(zhèn)”的建設軌跡,第一次將兄弟省區(qū)攜手扶貧的圖景呈現出來。從省區(qū)的層面領悟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內涵,從超越一地的國家視域中領略共同富裕的藍圖,從東西對口協(xié)作扶貧的做法來彰顯全國一盤棋的設計,使這部劇蘊含著歷史縱深感和國家觀照的大格局。 從陳金山誤打誤撞式地報了到,到郭閩航目標精準地走進戈壁小學的校園,其間一干福建人形象和一串閩普口音,不僅讓劇情靈動起來,也讓意味深厚起來?!爸竞险?,不以山海為遠”是本劇劇名的由來。志合于閩寧兩地對口協(xié)作的扶貧開發(fā)事業(yè),合于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劇中,福建形象是間斷出現、遞進式聯(lián)結的,整體處于配角線上。但在戲劇板塊的設計中,福建形象常以“反客為主”的方式,演繹出己任在肩的精彩。 一部《山海情》寫出了貫通東西的中國夢,系緊連帶閩寧的中國結,與風云并驅,與時代同行。 作品的一字箴言:“實” (作者:孔笙,系電視劇《山海情》導演) 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這部戲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實”。這個“實”是真實的“實”、現實的“實”,也是踏實的“實”。 我們用了真實的故事和人物原型,搭建了真實的場景,使用了真實的方言,演員也投入了真實的情感和表演,讓這部劇有了根,有了魂,成就了最樸實動人的表達。 藝術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取自于人民,我們將扶貧工作中的閃光點匯聚在一起,通過藝術加工,集中到幾個角色的身上,以小見大,通過金灘村的發(fā)展來表現移民們開荒拓土、發(fā)展生產,再建新家園的過程。我們不回避人性的弱點和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展示扶貧工作的艱難不易,也希望讓大家看到那些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和吃苦耐勞的普通老百姓。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的扶貧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踏實是指我們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條件很艱苦,但是所有演員和服化道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甘之如飴,認真踏實地工作。我們希望能再現這段歷史,讓觀眾們看到勞動人民的偉大。 萬千扶貧工作者的縮影 (作者:林占熺,系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1997年,我?guī)ьI菌草技術團隊在寧夏,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fā),一切圍繞當地貧困農民的需求。寧夏晝夜溫差大,我們就設計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廢棄的窯洞來栽培食用菌,駐村工作,住在菇棚,既管技術,又管銷售。這些細節(jié)在這部電視劇中都得到了真實還原。電視劇中的人物凌一農教授是眾多援寧科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大家真情奉獻、接續(xù)奮斗,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閩寧模式”。劇中閩寧鎮(zhèn)從寸草不生的“干沙灘”到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滄桑巨變,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實寫照。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好的文藝作品就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電視劇《山海情》就是這樣一部好作品。文藝作品要實現思想性、藝術性相統(tǒng)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電視劇《山海情》的創(chuàng)作者做到了。當年與我一起參加扶貧工作的隊員和他們的家人,都在追這部電視劇。他們對當年的工作充滿了自豪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