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2014東南網網絡行公益活動> 走進龍巖 > 正文

    “清新福建”生態(tài)公益活動采訪團走進永定土樓

    2014-06-16 10:03:02?鄭窈 李凌生?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賴煒娜 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采訪團在振成樓前合影

      東南網6月13日龍巖訊(本網記者 鄭窈 李凌生)6月12日下午,由東南網主辦的首屆全國網媒視頻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態(tài)行活動采訪團一行40多人來到了永定縣,游覽了洪坑客家民俗文化村與高北土樓群。

      據了解,永定縣擁有福建土樓、客家文化、革命遺址和自然生態(tài)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福建省優(yōu)秀旅游縣、中國旅游百強縣。而永定客家土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于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胡錦濤同志稱贊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范”。

      進入紅坑客家民俗文化村的景區(qū),采訪團一行乘上電瓶車飽覽了洪坑村中各種各樣的土樓建筑。“這座圓樓,占地五千平方米,耗資八萬光洋,費時五年建成。大門上仍清晰可見的門聯(lián)“振綱立紀,成德達材”,將樓名‘振成樓’的‘振成’兩字嵌入聯(lián)首,以示樓主對上祖林福成、林丕振的敬重和紀念,意即不論是國是家,都要遵綱守紀,才能教化、造就有德有才之人?!毕铝塑?,景區(qū)講解員一邊說,一邊帶領采訪團走進一座有“土樓王子”之譽的“振成樓”。

      走進振成樓的內環(huán),采訪團被其中仿西洋式裝修的中堂大廳所吸引。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多功能大廳,既為全樓人婚喪喜慶的場所,又為族人議事聚會的大廳,還是接待賓客或演戲觀戲的地方。采訪團一行驚嘆于山區(qū)之中竟有如此構思巧妙且“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

    ?
    采訪團進入土樓參觀

      告別了洪坑,采訪團又來到該縣的高頭鄉(xiāng)。這里的高北土樓群分布于永定縣東南的高頭鄉(xiāng)11個自然村內,而有“圓樓之王”美譽的承啟樓就位于這個土樓群里。在承啟樓中,采訪團一行穿梭在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在縱橫交錯的巷道之間,如同進入了迷宮。導游介紹道,這個始建于明朝的承啟樓按《易經》八卦原理設計,直徑73米,高四層,里外四圈,400個房間,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

      “很難想象,在這么長時間以前,我們的先人就有這樣的智慧,能夠做到防火防盜。而且里面住了上百戶人家,冬暖夏涼”,參觀完永定土樓,東方網主持人金晟感嘆道。而寧夏新聞網的韓婷則認為“建筑奇葩、文化瑰寶”這幾個字是對土樓非常精湛的總結,她說,“今天來到土樓,既感受到世界遺產的魅力,同時也感受到客家人的熱情好客,覺得這趟旅程非常滿足,非常有意義”。

      然而,據當地干部介紹,煤炭曾經是永定富民增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yè),一度占全縣財政收入的80%。但是,隨著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和煤炭市場持續(xù)低迷,這種發(fā)展模式瓶頸越來越突出。后來,永定及時把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yè)作為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最重要抓手,從過去賣煤炭向賣空氣、賣生態(tài)、賣文化轉變,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核心的旅游集散中心,雙永高速為主軸的東翼土樓文化傳承主題游和西翼休閑養(yǎng)生體驗游,南部“生態(tài)新城·養(yǎng)生福地”旅游黃金走廊、東部“文化傳承·原鄉(xiāng)尋蹤”世界遺產走廊和北部“科技引領·魅力新區(qū)”工業(yè)旅游走廊的“一核兩翼三廊”旅游發(fā)展格局。于是近年來,永定土樓景區(qū)游客出現井噴式增長,2013年,該縣接待游客達433萬人次,是08年的3.5倍,旅游總收入達31.8億元,是08年的4.2倍目前,全縣直接從業(yè)的人數達2.6萬人,間接從業(yè)的人數達10萬余人。

    ?
    采訪團走進振成樓

    導游向采訪團講解土樓外墻構造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