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 基層親歷 > 正文

    踩著泥巴跑新聞

    s4energysolutions.com?2011-12-20 17:14?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我來自漳州一個小山村,家鄉(xiāng)沒啥好東西,就是香蕉多,房前屋后都是芭蕉葉。作為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家鄉(xiāng)人無不視香蕉為寶,呵護倍加。

    因為自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我深知務農的辛酸。也許就是這樣的經歷,讓我對農村題材的新聞報道更有感觸。作為廈門日報在同安的駐站記者,一年多的工作里,我從剛到報社時什么都不懂的一個新聞菜鳥,到漸漸愛上了這份工作,并對它有了新的認識。某種程度上,媒體人和農民一樣,我們有廣闊的耕耘天地,這里充滿汗水和歡樂,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勞作。

    我一個同事說過,干一行,愛一行,不愛不專業(yè)。我很感謝廈門日報社給了我這么一個鍛煉的機會,作為一份都市型黨報,民生新聞一直都是廈門日報關注和報道的重點。而同安區(qū)農村分布廣,農業(yè)特色突出,農村題材很自然地成了我關注的焦點。一直以來,報社領導以身作則關注“三農”資訊,指導記者采寫相關新聞,新聞中心領導層層把關,讓“三農”新聞更有廣度、深度和服務信息,雖然工作時間才兩年,我深信,用腳體驗,用心觀察,用情寫作,我就能第一時間聆聽民聲,傳遞民意,服務基層。

    反映最真實的農村

    很多新聞“假大空套”現(xiàn)象突出,主要還是因為不熟悉情況、沒掌握實情,而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再能寫的人也犯難,這就要求記者要做“三沉式”記者,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因此平日里一有空閑,我便騎著摩托車,深入田間地頭,聽老農曬曬“農經”,或者走進村民家中和他們一家子聊聊天,每一次總會有意外的收獲。

    最近的天氣是播種的最佳時機嗎?農民的收成好不?賣的價錢是否合理?這些攸關農民利益的新聞線索,我都十分關心。由于同安村子多,而且?guī)缀趺總€村種的莊稼種類各具特色,褒美的進士芋頭、郭山的紫長茄等,農作物名目繁多,要想熟稔這些時令花果蔬菜等作物的生長規(guī)律,對于像我這樣的門外漢來說,著實不易。

    幸運的是,作為閩南人,我能很好地用閩南語和村民們話家常。用共同的語言進行溝通交流,能更好地打開村民們的話匣子。

    在自己的家里、田里等熟悉的環(huán)境中,村民們往往更能敞開心扉,將他們的心聲娓娓道來。這樣一來,我也能更全面地將村民們的生活生產面貌如實呈現(xiàn)。

    • 責任編輯:黃麗紅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