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分析評論
> 正文
地方政協官員“落馬”探源 多數屬于東窗事發(fā)
s4energysolutions.com?2010-01-11 17:2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來說兩句
杜絕“官員搞腐敗,政協挨板子”的現象,關鍵是要激活政協的職能,健全和完善政協官員選拔機制,讓政協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2009年12月17日下午,政協山東省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召開第九次會議,決定免去孫淑義山東省政協主席職務,并撤銷其省政協委員資格。
新華社當日發(fā)布的消息中,并未披露孫淑義被免職的具體原因。隨后,記者登錄山東省政協官方網站發(fā)現,涉及孫淑義的相關信息已被關閉。1945年11月出生的孫淑義,如果按正部級干部工作到65歲才退休的原則,還有一年時間;按政協一屆5年的規(guī)定,也還有三年任期。
多種跡象表明,孫淑義被免職,不排除是組織對“問題官員”所采取的常規(guī)措施。孫淑義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山東省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也成為2009年內第三個落馬的省政協主席。
此前,2009年4月,原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同月被免職并撤銷其委員資格;11月,原貴州省政協主席黃瑤因嚴重違反黨的紀律,被免去貴州省政協主席職務并撤銷委員資格。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協官員因腐敗落馬,被視為政壇的一道新景觀。
在一般人看來,我國地方政協就是一個清談機構,任職官員又多為接近退休的官員,與書記、省長、市長、縣長相比,政協官員擁有的公權力和資源甚微。但是,為何還見那么多政協官員因腐敗落馬呢?
相關新聞
- 2010-01-08為官先要遏制權力欲
- 2010-01-08新華時評:懲治腐敗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 2010-01-08科研院所反腐也不能寄望于教育
- 2010-01-08“限桌反腐” 真的管用?
- 2010-01-08財產申報從“一把手”開始用意深刻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