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一頓飯嚇跑上海女友”的聯(lián)想

    2016-02-14 07:30:13?戎國強?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一頓晚飯嚇跑上海女友”引爆的網上爭議一直在持續(xù);爭議的焦點之一是“城鄉(xiāng)差別”。一個多月來我在山區(qū)農村跑了一些地方,所見所聞,對“城鄉(xiāng)差別”這個概念,對實際存在的城鄉(xiāng)差別現(xiàn)象,產生了一些以前所沒有的感受、感想。

    一說“城鄉(xiāng)差別”,人們很容易產生“城市先進,農村落后”的二元分立認識,并將這種思維模式用到所有城市和農村事物的頭上,包括城市市民和農村農民。似乎與“農”字沾邊都是不好的,然后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來看農村、農民。看看網上對“上海女友”故事的議論,就知道這種居高臨下的城里人還是很多的。這種居高臨下,也下意識地表現(xiàn)在農村工作中,沒有什么“城鄉(xiāng)差別”。

    跟過去比,很多山區(qū)農民肯定富起來了,至少以前不可能有那么多摩托車,比過去交通基本靠走,肯定方便多了。但是,開車不戴頭盔十分普遍。后座上一個老婆兩個孩子,4個人都不戴頭盔;或者是一對年輕情侶,在急彎的山道上疾馳而過……但是沒有看到一條安全警示標語。騎摩托不戴頭盔,能不能也成為山區(qū)的“不準”?如果多幾個人知道要戴頭盔,減少事故傷亡,難道不值得嗎?不是不會算這個賬,如果缺乏為農民服務的意識,或者根本就不認為自己的職責是為農民服務,那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路過一個村莊,路邊立著一塊水泥澆起來的碑,上書一行大字:“省級安居溫飽村”。立碑者是該縣扶貧辦和鄉(xiāng)政府。一個村達到溫飽水平,就要樹碑表功,那么達到溫飽前農民的貧困,又該怎么說呢?這里是否表現(xiàn)出政府理念的誤區(qū)呢?如果一個城市人把自己置換為這個村的村民,你每天進出村子,都要看到這塊碑,會是什么感受呢?如果什么感受都沒有,若無其事,又該怎么看呢?

    農民也有農民缺點,也需要現(xiàn)代化。在一個山區(qū)集鎮(zhèn)上,經歷了的一個交通堵塞的場景,感受非常復雜。在狹窄的街道上,路邊的攤位有半個攤位擺在機動車道上,汽車或拖拉機被攤位擋住去路,攤主無動于衷,而司機似乎也不著急。加上車輛的逆行、“逆?!?、橫插一杠,堵得無法動彈,但奇怪的是,沒有人著急、上火。不著急,說明他們沒有效率意識;擁堵不堪,說明他們不善協(xié)調、配合,不適應現(xiàn)代生活。但是,一個當?shù)厝丝吹轿覀兊恼憬嚺?,上前問我們要到哪里去,然后給我們指了一條繞開堵塞點的道路——他有效率意識,而且是別人的效率。

    無論是中國的成就,還是中國的問題,都與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中國的現(xiàn)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農村、農民的現(xiàn)代化;但是,我們看待農村、農民的眼光有沒有現(xiàn)代化?核心問題是:你是管農民的,還是為農民服務的?“管”,就容易居高臨下,就容易以管理為本位;服務,才可能平視,才可能以農民為本位去想、去做——農村工作能否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轉型”,是決定農村、農民能否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關鍵。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