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賣面膜,觀念沖突背后的服務短缺 楊朝清 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飛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講究速度、追求效率的出行需要。伴隨著消費結構從日用消費品向耐用消費品過渡,坐飛機出行逐漸從精英消費向大眾消費轉變。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生存空間,一些航空公司將“低成本化”作為運營方針;為了守護利益“蛋糕”,多渠道創(chuàng)收便成為小航空公司一種補救措施。 不論是“飛機上賣面膜”,還是對托運行李收費,抑或艙內銷售餐飲、紀念品,在航空公司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搭車銷售”的背后,有著厚重的利益考量。從國際上看,國泰航空、新加坡航空都有在飛機上銷售鐘表、男女士箱包、化妝品等的情況——作為市場主體,航空公司“節(jié)流”的同時也要“開源”;一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社會,“飛機上賣面膜”說到底是航空公司自主經營權的伸展。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許多旅客對“飛機上賣面膜”并不適應,產生了輕微的非議。昔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航空公司自降身價,往日高不可攀的空姐自損形象;當航空公司和空姐的角色扮演背離公眾的心理預期,難免會產生心理落差。就此而言,航空公司的市場轉型,離不開旅客的理解與支持。 盡管“飛機上賣面膜”有一定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卻并不意味著航空公司可以“想怎么賣就怎么賣”。在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的當下,公眾對出行的用戶體驗有了更高標準的利益訴求。不論是輕動作、柔語言,還是給想購物的旅客打無語招呼,抑或避免影響其他旅客的休息,只有建立強大的實施操作系統(tǒng),在細節(jié)上多一些呵護,在語言上多一些溫情,“飛機上賣面膜”才能更容易被旅客接受。 “飛機上賣面膜”并沒有原罪,卻不能 “野蠻生長”,要把握好在飛機上銷售商品的尺度。如果航空公司“任性而為”,難免會遭遇旅客“用腳投票”。 |
相關閱讀:
- [ 08-27]“面膜飛機”是吹彈即破的“欲望號”
- [ 08-27]“飛機上賣面膜”,觀念沖突背后的服務短缺
- [ 08-21]坐飛機,乘客的“任性”要改改
- [ 07-14]飛機臺風中起降需信息公開“護航”
- [ 05-28]“飛機120”注定只是少數人的幸福
- [ 05-27]飛機選座“伸腿費”物價部門審批了嗎?
- [ 05-26]飛機付費選座公平與否?
- [ 05-20]開飛機坐飛機管飛機的都要守規(guī)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