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永葆魚水情懷 警惕油水關系

    2014-01-28 07:18? 吳翠云?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倳浀母嬲]使我們思考一個“老話題”,那就是如何永遠保持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始終警惕和防止“油水關系”,絕對不能惡變?yōu)椤八痍P系”。

    黨的根基在人民,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這是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的。但是,面對“四大考驗”,隨著地位變化,許多黨員干部忘記了出發(fā)點,和群眾有了距離、隔閡,少數人甚至站到群眾對立面。這種現(xiàn)實警醒我們,要作深入群眾依靠群眾的“魚”,不當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油”。

    保持魚水關系,“魚”要感恩“水”。魚離開水,就寸步難行甚至性命堪憂。只有培育與群眾休戚與共的深沉感情,視群眾為親人,才能打掉和人民之間的無形之墻。感情從哪里來?既從宗旨教育的反復啟發(fā)中來,更從零距離的交流了解中來。德州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實行網格化黨員聯(lián)系群眾、信訪大廳建在縣委大院、“第一書記”一線蹲駐等制度或措施,讓黨員干部和群眾面對面交流,同坐一條凳子、同吃一鍋飯,重拾和發(fā)揚“老八路作風”,重溫和加強“魚水情”。

    保持魚水關系,“魚”要常在“水”。和群眾打成一片,首先要身入,比如我們開展的干部大走訪大調研、領導干部定期接訪下訪活動。其次要心入,把握群眾所思、順應群眾所盼。德州在山東率先提出建設幸福城市,2013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67.5%,創(chuàng)歷史新高。第三要常入。和群眾在一起,不是權宜之計,不能“陣風陣雨”,而是要持久、自覺直到自然。德州從市級領導到農村黨員,都確定了聯(lián)系群眾的片區(qū)和方式,確保聯(lián)系群眾全員化、常態(tài)化。

    保持魚水關系,“魚”要依靠“水”。黨員干部只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借民智、聚民力,才能戰(zhàn)勝困難、成就事業(yè)。德州新型農村居住社區(qū)、產業(yè)園區(qū)“兩區(qū)”同建工作,走出了傳統(tǒng)平原農區(qū)新型城鎮(zhèn)化成功之路,一個重要保證就是整個過程堅持“尊重農民的意愿,一切由農民作主”,主動接受群眾監(jiān)督、讓群眾評價,使干部不敢、不能脫離群眾。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忘自己也是百姓,保持百姓情懷、群眾立場、民本意識,不論在什么職位,干什么工作,就都能“如魚得水”。否則,即使下了基層、見了群眾,也只是“氣球掉到井里——似入實浮”“油珠漂在水上——似合實分”。黨員干部都要把黨性修養(yǎng)正一正、把宗旨意識緊一緊,守牢生命線。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拉開帷幕,我們將以更嚴的標準、更嚴的措施、更嚴的紀律反對“四風”、改進作風,推動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群眾基礎進一步夯實。

    (作者為山東省德州市委書記)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