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如何讓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深入下去

    s4energysolutions.com?2013-10-16 08:26? 沈小平?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是基礎,實踐是目的,解決問題就是實踐。如果對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只“知”不“行”,只“查”不“改”,或者只有改的努力方向而沒有改的具體措施,就達不到預期目的。衡量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關鍵要看問題解決得怎么樣。讓教育實踐活動扎實深入下去的有效辦法就是,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

    當前,隨著教育實踐活動逐步推進,特別是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召開了民主生活會,一些人改進作風的決心卻有逐漸減弱苗頭,“闖關”思想潛滋暗長,認為最難過的關就是對照檢查,通過了就可以萬事大吉,至于如何解決查擺出來的問題和弊病,則束之高閣、無暇顧及。聽取意見也好,自我批評也好,對照檢查也好,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

    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八娘L”之所以產生,是錯誤的落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起作用。形式主義的根源是政績觀錯位缺失,官僚主義的根源是權力觀偏差,享樂主義的根源是價值追求扭曲,奢靡之風的根源是物欲膨脹。“總開關”問題沒有解決,解決“四風”很容易按下葫蘆浮起瓢,過一段時間又會以其他形式出現(xiàn)。只有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手,補精神之鈣,增強政治定力,永不動搖信仰,才能長久地克服和糾正“四風”問題,從而更好地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無論改作風還是干事業(yè),要取得實效、贏得勝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敢于較真碰硬、瞄準目標持之以恒。事實表明,把改進作風、促進發(fā)展的“釘子”,釘牢一顆再釘一顆,必然有大成效;反之,追求短期效應、急功近利,缺乏整改思路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勢必令教育實踐活動在效果上打折扣。這就要求我們抓住主要矛盾,針對“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任務書、時間表,拿出符合實際、針對性強的舉措,用“釘釘子精神”逐一改正,以活動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制度具有根本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經驗告訴我們,普遍發(fā)生的問題要從體制機制上找原因。真正解決“四風”問題,就應從體制機制上找對策,從建章立制上想辦法。既要針對工作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研究制定具體制度規(guī)定,又要堅持邊實踐邊總結,把整改措施用規(guī)章明確下來,把落實意見用制度固定下來,同時要抓好制度落實,切實把制度的籠子扎得緊一些、密一些,堵塞滋生不正之風的漏洞。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最有發(fā)言權。改作風決不能“自說自話、自彈自唱”,搞內部封閉循環(huán),而應當開門搞活動、開門接受監(jiān)督。加強群眾監(jiān)督,提供多種平臺,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始終做到讓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價,讓群眾檢驗,使教育實踐活動成為群眾支持、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俗話說,“領導帶頭,萬事不愁”。“四風”問題主要存在于領導機關、領導干部中。如果領導不給力,把規(guī)定當成“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或者自己害病,讓下邊吃藥,又如何讓人心服口服、真轉實改?頭雁帶對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飛。每個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都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參與到教育實踐活動中去,把自己擺進去,自覺接受監(jiān)督,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xiàn),一級做給一級看,推動作風問題的真正解決。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