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標“官衙”是脫離群眾的“地標”
www.fjnet.cn?2013-07-25 09:46? 李 強?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治理濫建樓堂館所,不僅要嚴加管理、令行禁止,更要加大問責力度,讓挑戰(zhàn)紅線的人付出代價。還需調(diào)整考評機制,理順“經(jīng)營城市”和“服務人民”的錯位關系 如果“官衙”搞得堂皇富麗,看著就會不舒服。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對方便高效的“市民之家”贊賞有加。相對的,也表示出對黨政機關豪華樓堂館所的憂慮。與此同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明確提出5年內(nèi)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 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相關文件明確要求,傳遞出整治黨政機關樓堂館所“新建熱”、“奢侈風”的鮮明態(tài)度。從中央率先垂范的“八項規(guī)定”,到政府鄭重宣示的“約法三章”,再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展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以來,作風建設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再次強調(diào)嚴禁新建樓堂館所,是對改作風承諾的莊嚴兌現(xiàn),意義深遠、值得期待。 近年來,盡管各地在嚴控樓堂館所建設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超規(guī)格修建辦公樓、培訓中心、會議中心的現(xiàn)象仍為數(shù)不少,甚至還出現(xiàn)了各類“故宮”、“白宮”式的政府建筑。那些氣派的廣場、巨型的樓房、奢華的裝修,不僅耗費了大量財政稅收資金,也助長著“四風”的盛行,既有違中央規(guī)定,更令群眾深惡痛絕。 平心而論,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政府管理事務日漸繁雜,工作人員日趨增多。在工作現(xiàn)實需要、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改善和擴充辦公空間無可厚非。但現(xiàn)實卻是,很多地方在辦公條件已經(jīng)不錯的情況下,打著“裝修改造”、“適度超前”、“打造地標”等名號,繼續(xù)大興土木,造成巨大浪費。甚至還有地方暗地里“先上車、后買票”,以“工程已經(jīng)開工”、“建好不用是浪費”為由,造成既成事實,企圖讓人想節(jié)儉而無可奈何。 前些年,廣西某地超標的政府辦公樓被查,還有當?shù)馗刹拷星骸稗k公樓建好了,才有發(fā)展升級的‘本錢’,可以拉動周邊房地產(chǎn),一曝光就廢了?!笔獠恢?,這樣的理由正暴露了樓堂館所亂象的實質(zhì):一方面是土地財政的需求,一方面是好大喜功的沖動,二者一拍即合。在發(fā)展壓力、政績沖動和唯 GDP指揮棒下,“辦公樓氣派—城市形象升級—招商引資方便—土地財政充實”,成為很多地方順理成章的“經(jīng)營邏輯”。 盡管近年曝光了不少類似新聞,但處理結果卻往往“輕輕放下”,至多是個通報批評,超規(guī)建筑也都“涉險過關”,鮮見有人為此付出沉重代價。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此風屢禁不絕,直接原因還在于缺乏有效制約和強力問責。治理濫建樓堂館所,不僅要嚴加管理、令行禁止,更要加大問責力度,讓挑戰(zhàn)紅線的人付出代價。而最終解決問題的方式,則是調(diào)整考評機制,理順“經(jīng)營城市”和“服務人民”的錯位關系,從制度上保證地方把修樓的錢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說到底,鋼筋水泥堆不出群眾的口碑,奢侈豪華只會是不正之風的見證。 一座城市的地標,可以是藝術景觀,可以是歷史古跡,可以是商業(yè)大廈,惟獨不該是政府大樓。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劍指“四風”,中央要求很高、群眾期待很高,黨員干部更應想想,該在群眾心中留下什么樣的“地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4]黨政機關5年內(nèi)禁建樓堂館所
- [ 07-2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
- [ 05-19]媒體稱奢華樓堂館所滿足少數(shù)人私欲 損傷政府形象
- [ 05-19]國辦緊急發(fā)文清查樓堂館所 落實“過緊日子”承諾
- [ 05-18]國辦通知對修建政府性樓堂館所情況開展清理檢查
- [ 05-13]政府樓堂館所,豈能攀比豪華?
- [ 03-11]北京部分部門首次公開公車 樓堂館所費用
- [ 09-24]審計署:未發(fā)現(xiàn)4萬億投資用于建樓堂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