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街巷議 > 正文
    公民自我救贖倒逼信息公開
    www.fjnet.cn?2009-08-04 11:38? 銀玉芝?來源:長江商報    我來說兩句

    河南南陽青年王清,向南陽市上至市政府,下至一個區(qū)的蔬菜辦公室,共181個行政部門,提交7項政府信息公開書面申請。其中,他要各部門公開的最主要一項內容是“三公”消費。結果,申請不但沒有實質性回復,王清更是被有些單位懷疑是間諜。

    這樣的結果,當屬意料之中,但公眾悲憤之情依舊強烈。而有關部門對王清間諜的質疑,再次展現了權力的一貫惡習。值得注意的是,王清申請公開的信息,頗為專業(yè),直指要害。俗稱“三公”消費的公車、公款吃喝、公費旅游,有概數統(tǒng)計,每年達數千億,民憤極大。此類消費,與政府官員的利益相關性極高,涉及財政預算、人大監(jiān)督等重要制度。要求這樣的信息公開,遇到困難實屬正常。

    作為重要的政府信息,王清申請“三公”消費公開,本質上是為維護和擴大公民的政治與財政預算的參與權。而財政就其本質來說,是政府受公民之托履行公共服務的責任,因而具有更為強烈的“大眾化”屬性。現代社會中,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治理機構,普通公民也完全有能力承擔起治理責任。

    而事實是,政府似乎沒有看好錢袋子。財政預算、決算、審計形同虛設,無法控制畸高不下的“三公”消費。盡管如此,公眾卻難以彌補這一政府治理的不足和漏洞。期望更高層面的參與和治理,自然是奢望,信息公開卻是可以做到的第一步。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一年有余,各級政府對于信息公開,依舊以面臨壓力和準備不足作為借口,再無理由;以涉及國家秘密、社會穩(wěn)定、人事、歷史信息為由拒絕公開的信息,情況復雜,但多數也是可以公開的。清除此類障礙,有賴于保密制度,以及相關立法的修訂。如此說來,拒絕公開信息,本質上依舊是霸道的權力慣性作祟。

    值得警惕的是,信息公開過程中確實面臨部門保護主義、地方封鎖主義的阻力。別的部門沒有公開,別的地方沒有公開,寄望于某一部門、某地主動公開,當然是奢望。誰愿意做這個不討好的出頭鳥呢?厘清以上幾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當地政府部門對王清的申請沒有實質性回復。

    作為共和國的合法公民,向政府申請各類信息的公開,推動政府信心公開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完全化,不僅是人大、政府機關的責任,公眾亦有責任,更有權利。就像王清所說,“我不是鉆牛角尖,是在推動社會進步?!?/p>

    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一年有余之時,回頭審視,多數申請未獲得實質性結果頗為普遍。但可喜的是,要求公開政府信息的事件層出不窮,已成燎原之勢。

    有統(tǒng)計顯示,過去一年多時間,公民和組織要求政府機構公開信息的事件,大到申請公布汶川捐款流向、4萬億投資計劃,小到要求公開養(yǎng)豬場土地使用性質,不一而足。僅上海市受理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就達9000多起,吉林更是達4萬多起。

    每一起申請,寄托的是公民對政府的信任;每一次失望,損害的是權力的信譽。對此,各級政府部門當積極回應,早日破題。這不僅是履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義務,更是踐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推動中國社會走向開放自由的必然。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