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8日電 中國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中外記者會上坦露心跡:“我真心希望能有機會到臺灣去走一走、看一看。雖然我今年已經(jīng)67歲了,但是如果有這種可能,走不動就是爬,我也愿意去?!薄度毡拘氯A僑報》18日刊發(fā)署名文章說,溫家寶真情涌動正表達著中國人的共同心愿。在大陸,盼著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的民眾,其心情和溫家寶總理一樣急迫和懇切。因為他們都懷有一種濃烈而有豐富內(nèi)涵的“臺灣情結(jié)”。
????文章摘錄如下:
????細心的媒體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近年來溫家寶幾乎在每次重大的中外記者會上談到臺灣問題時,都會有一番飽含深情借詩抒懷的話語。有評論者認為,“而在這個過程中,溫總理的詩句從不重復且古今通用,說明他時時刻刻在關(guān)注著臺灣人民的情感變遷”。
????實際上,與當年鄧小平先生盼望著香港回歸后,哪怕是坐著輪椅去也要踏上香港的土地一樣,溫家寶吐露“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不僅僅是中國大陸執(zhí)政高層的政策性宣示,更是一種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一中”這個國家信念的執(zhí)著堅守。溫家寶用一個“爬”字,直接道盡了炎黃子孫的血脈關(guān)系,直接詮釋了臺灣在大陸同胞心目中的地位。
????溫家寶真情涌動正表達著中國人的共同心愿。在大陸,盼著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的民眾,其心情和溫家寶總理一樣急迫和懇切!因為他們都懷有一種濃烈而有豐富內(nèi)涵的“臺灣情結(jié)”。
????首先,“領(lǐng)土意識”。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臺灣自古以來是“一中”的領(lǐng)土,神圣不可侵犯,也不可分割。人們始終忘不了“一彎淺淺的海峽”的鄉(xiāng)愁,把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當做一生的心愿?!白卟粍泳褪桥?,我也愿意去”,形象地表達了對國家領(lǐng)土的深情。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說臺灣問題涉及中國人最敏感的神經(jīng),是民族核心利益之所在。
????其次,地理觀念。中國大陸的地理課本有這樣一句經(jīng)典表述:“臺灣是祖國的寶島”。其實,這也是一種嬗變的“臺灣情結(jié)”。因為臺灣是一個風光美麗、寶藏豐富的寶島,才有不知多少大陸民眾和溫家寶一樣,在夢幻深處都記著阿里山、日月潭,幾乎人人能唱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臺灣”二字,已經(jīng)深深植入大陸民眾的心底,溶化在血液中。去臺灣“走一走看一看”成了大陸民眾民族感情的一種寄托。近期“臺灣游”創(chuàng)下日均萬名陸客登臺的新紀錄或許是一個有力的注釋。
????再次,變革之心。在“兩蔣”領(lǐng)銜的國民黨主政臺灣的時代,臺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崛起;如今,大陸經(jīng)過30年改革開放,得以從容應(yīng)對金融危機,讓全球刮目相看。事實證明,只要兩岸堅持為民謀福祉的變革,堅持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兩岸同胞就可以同享榮光,中國人就會在世界上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生活得更加富足。
????兩岸同文同種,一脈相承,同一個中華民族。在兩岸現(xiàn)在的情形下,從溫家寶到大陸普通民眾凝結(jié)的“臺灣情結(jié)”,其實就是民族情懷的表露、祖國統(tǒng)一的希冀,是一種“中華情結(jié)”的升華。從當年兩岸主倡的“武力解放”、“反共復國”轉(zhuǎn)變到今天兩岸共謀的“和平發(fā)展”,可以看到是一種“中華情結(jié)”主導開創(chuàng)了兩岸互相尊重、包容寬容的局面。兩岸一家人,家和萬事興。此番溫家寶坦露心愿,臺灣當日股市一舉大漲,即是最好回答。兩岸和平和解和諧的事實告訴人們:兩岸和,中華興;中華盛,利兩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