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高層聲音 > 正文

    賈康:“十六大”以來財政工作堅持以人為本

    s4energysolutions.com?2012-08-27 16: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我來說兩句

    鏈接

    中國經濟十年大事記(2003—2012)

    2003

    科學發(fā)展觀 2003年10月11—14日,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和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和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統(tǒng)籌區(qū)域發(fā)展、統(tǒng)籌經濟社會發(fā)展、統(tǒng)籌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統(tǒng)籌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的思想,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深刻闡述了科學發(fā)展觀。

    2004

    私有財產受憲法保護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內容寫入憲法。它適應了保護私有財產的客觀需要,擴大了私有財產的保護范圍,進一步完善了私有財產保護制度。

    2005

    農業(yè)稅減免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稅條例的決定》,新中國實施了近50年的農業(yè)稅條例被依法廢止,一個在我國延續(xù)兩千多年的稅種宣告終結。

    2006

    和諧社會 2006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

    2007

    《物權法》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8

    擴大內需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考驗,抵御全球經濟下滑對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根據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實施這些措施,國家約需投資4萬億元。

    2009

    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 2009年1月14日至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后審議并原則通過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船舶、電子信息、石化、輕工業(yè)、有色金屬和物流業(yè)10個重要產業(yè)的調整振興規(guī)劃。

    2010

    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第二、三季度GDP規(guī)模連續(xù)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關專家甚至預計2024年中國將成世界最大經濟體。

    2011

    城市化率超過50% 2011年底,中國城市化率超過50%。這意味著中國聚集在城市的人口超過了散居在農村的人口。相應的,中國治理的路徑亦將產生變革——城市中國將徹底改變中國原來農村國家、農民國家的概念。

    2012

    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 2012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會議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qū)總體方案》,要求通過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構建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使金融服務明顯改進,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金融環(huán)境明顯優(yōu)化,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

    (孫三百/整理)

    • 責任編輯:陳瑋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