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
繼續(xù)加大空襲力度
根據北約21日公布的戰(zhàn)報,北約戰(zhàn)機20日繼續(xù)猛烈空襲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24小時內轟炸了22個關鍵目標。
戰(zhàn)報說,北約20日共出動戰(zhàn)機105架次,其中36架次實施打擊行動。在的黎波里地區(qū),北約戰(zhàn)機轟炸了22個關鍵目標,包括軍事設施、防空武器、雷達、裝甲車、指揮中心、火箭發(fā)射器等。
隨著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對的黎波里形成包圍,北約開始加大對的黎波里的空襲力度。19日,北約戰(zhàn)機轟炸了的黎波里地區(qū)14個關鍵目標。輿論認為,北約此時加強空襲將為利比亞反對派奪取戰(zhàn)事勝利提供重要支持。
-利政府
卡扎菲呼吁消滅老鼠
卡扎菲21日在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發(fā)表音頻講話,呼吁支持者以“千軍萬馬之勢”,擊敗反對派武裝。
他把持續(xù)數月的利比亞沖突定義為“化裝舞會”,指責“打響第一槍”的法國政府意在奪取利比亞的石油資源。
卡扎菲說,他的支持者已經打敗進入的黎波里的“老鼠”,對此,他表示祝賀。
卡扎菲政權發(fā)言人易卜拉欣說,反對派武裝以“小隊”的形式潛入的黎波里,政府軍逮捕了一些來自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的反對派武裝人員。
他堅稱的黎波里“安全穩(wěn)定”?!拔蚁蚰銈儽WC,卡扎菲仍是你們的領導人……數千人圍繞、保衛(wèi)的黎波里?!?/p>
同時,易卜拉欣不忘再次呼吁反對派“投降”。他說,盡管反對派武裝“殺害了我們的親人”,但如果放下武器,可以獲得原諒。
小卡扎菲堅稱不放棄
面對的黎波里遭遇圍困的窘境,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依舊堅稱,卡扎菲一方不會“放棄戰(zhàn)斗”。
利比亞國家電視臺21日播放一段小卡扎菲的講話:“我們身處自己的土地和國家,我們會抵抗6個月、一年、兩年……我們會取得勝利?!?/p>
按電視臺的說法,小卡扎菲20日錄制了這番話。
小卡扎菲在講話中說:“我們不會屈服,我們不會放棄戰(zhàn)斗。這不是賽義夫·伊斯蘭或卡扎菲的決定,而是利比亞民眾的決定?!?/p>
他說,卡扎菲家族“已經付出代價,正如所有利比亞人一樣”。他敦促反對派啟動談判,“如果你們想要和平,我們已經做好準備”。
石油部長出走突尼斯
突尼斯官員20日再曝,負責利比亞石油部門事務的高級官員奧姆蘭·阿布克拉結束在意大利的出訪任務,入境突尼斯,不準備回國。
阿布克拉被外界視作利比亞政府石油部長,路透社20日援引突尼斯官方消息源報道:“利比亞石油部長奧姆蘭·阿布克拉完成在意大利的任務,沒有返回利比亞,而是縮短行程,進入突尼斯。”
利比亞政府沒有正式授予阿布克拉總人民委員會石油秘書(相當于石油部長)一職,但他代表利比亞出席6月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
利比亞前任總人民委員會石油秘書舒凱里·穆罕默德·加尼姆6月1日現(xiàn)身羅馬,宣布辭去所擔任職務。
-分析
戰(zhàn)事面臨三種變數
分析人士認為,反對派武裝攻入的黎波里,表明這個國家的武裝沖突已進入最后時刻,反對派與卡扎菲政權面臨最后攤牌,利比亞危機最終到底以何種方式結束仍存變數。
國際觀察家指出,在局勢明顯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時,卡扎菲將一一打出手中的王牌。軍事雜志《簡氏防務》的報道稱,利比亞可能有大約240枚彈道導彈,其中“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00公里左右。如果說卡扎菲軍隊14日發(fā)射飛毛腿導彈的目的僅僅是震懾一下反對派,那么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卡扎菲方面會采取極端方式自毀油區(qū)等重地,與反對派同歸于盡。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還存在其他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在的黎波里被包圍以后,由于槍支彈藥和后勤補給以及部隊增援被切斷,卡扎菲選擇妥協(xié),比如同意交權或流亡。但是,即使卡扎菲同意妥協(xié),也不會無條件讓步,肯定要同反對派和北約討價還價。雖然這種可能性與卡扎菲先前立場相去甚遠,也不符合他的個性,但不能排除。
另一種可能性是出現(xiàn)一些意外情況,例如,卡扎菲政權內部突然出現(xiàn)嚴重分裂,發(fā)生重大兵變事件,或者的黎波里出現(xiàn)大規(guī)模騷亂,打亂卡扎菲在城內的軍事部署,這些將導致卡扎菲政權從的黎波里內部垮掉。
-鏈接
美議員要求引渡洛克比空難元兇
兩名美國國會參議員說,利比亞反對派“全國過渡委員會”應向美國引渡“洛克比空難”制造者阿卜杜勒·阿里·穆罕默德·邁格拉希。
英國廣播公司20日援引參議員羅伯特·梅嫩德斯的話報道:“全國過渡委員會作為合法政府的第一項舉動應當是向美國引渡邁格拉希,讓他就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爆炸作出回答,同時向全世界釋放信號:‘新利比亞’有誠意遵守國際法?!?/p>
邁格拉希是“洛克比空難”唯一定罪的主犯。美國泛美航空公司航班1988年12月21日從英國倫敦飛往美國紐約途中,在蘇格蘭洛克比鎮(zhèn)上空爆炸,270人死亡。乘客中大部分為美國大學生。
因患有癌癥,邁格拉希2009年8月獲釋。媒體先前爆料,英國政府以邁格拉希獲釋為條件,換取利比亞石油和天然氣。不過,英國時任工黨政府嚴詞否認,稱是否釋放邁格拉希的決定權在蘇格蘭地方政府手中。
梅嫩德斯說:“兩年前,我們被告知,邁格拉希獲釋的原因是他只能活3個月,但現(xiàn)在,他返回利比亞已經兩年?!?/p>
另一名參議員弗蘭克·勞滕伯格說:“這名‘洛克比空難’制造者是獲判有罪的恐怖分子,手上沾有美國人的鮮血……他從不應該獲釋,看到他在利比亞獲得英雄般待遇令人惡心?!?/p>
本版均據新華社電
- 2011-08-22利政府稱與反對派戰(zhàn)斗導致376人死1000余人傷
- 2011-08-06利政府否認卡扎菲之子遭空襲身亡 斥反對派卑鄙
- 2011-07-20美與利政府接觸促卡扎菲下臺
- 2011-07-20美稱接觸利政府是傳遞“卡扎菲下臺沒商量”的信息
- 2011-07-19美特使會卡扎菲代表促下臺 利政府稱反對派撒謊
- 2011-07-15俄特使否認利政府軍彈盡 稱卡扎菲將采取“自殺計劃”
- 2011-07-09利比亞首都再遭空襲 卡扎菲稱利政府不會被推翻
- 2011-07-07利政府譴責北約空襲 稱西方出資雇兵壯大反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