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借暴動泄憤
英國廣播公司(BBC)針對56名被告的調查顯示,超過八成是29歲以下的年輕人。英國的青年(18-24歲)失業(yè)人數(shù)逼近百萬,16-17歲少年失業(yè)人數(shù)也近22萬人,都比90年代高出許多。
諷刺的是,這個每年吸引大量國際學生的留學大國,卻似乎教不好自己的年輕人,一名在保守黨大會上揭露英國教育問題的前教師在博客上說,英國有17%的15歲少年屬于功能性文盲,他們無法辨別對錯。再加上原本就窮,所以專搶名牌體育服裝店以滿足虛榮心。
英國廣播公司列舉出造成暴亂的十大原因:長期依賴社會福利、社會排斥、單親家庭缺少父親作榜樣、裁減開支、警力薄弱、種族歧視、流行文化助長暴力、消費主義、機會主義和社交網(wǎng)站,其中很多屬于間接因素,學者認為,政府執(zhí)政方式才是直接誘因,值得深刻反省。
赤字創(chuàng)二戰(zhàn)以來最高紀錄 削減公共開支暴露體制脆弱性
政治與公共政策學家鄧利維(Patrick Dunleavy)撰文說,這次騷亂凸顯英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脆弱性,他分析稱,自1997年以來首次拿回執(zhí)政權的保守黨政府,在跟之前工黨政府處理經(jīng)濟危機不當?shù)膶Ρ认伦晕腋杏X良好,有些傲氣十足,而且他們一直認為管理政府并不難,不需要太多人力,因此在施政過程中顯得散漫,甚至輕率。
自去年聯(lián)合政府上臺后,英國迅速出臺了大幅削減公共開支的緊急預算案,擬在2015年之前實施削減1130億英鎊巨額的公共開支,并通過增加稅收實現(xiàn)財政平衡。
英國國家統(tǒng)計局報告顯示,截至去年3月的上一財年,英國政府財政赤字已高達1454億英鎊,創(chuàng)下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的最高紀錄。
鄧利維說,政府凍結公務員兩年不加薪,但沒意識到他們也需要拉攏這些人替他們辦事,他們減少警方的經(jīng)費,又把學費調高兩倍,在面對種種批評時,還是認為這些特別利益可以被犧牲。
他指出,管理者需要得到被管理者的同意,在一個靠極少經(jīng)費運作的行政體系中,一旦出現(xiàn)差錯,就會暴露出體制的脆弱性。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各方脆弱地維系著運轉,更需要公共服務人員勇于付出。因此,政府需要重新啟動公務人員薪金的磋商,并認真聆聽群眾的聲音,改善公共服務與公民社會的關系。
報道稱,看來,雖然卡梅倫“大社會、小政府”的倡議聽起來雖然有吸引力,但政府要真的從中剝離開來,就如“病去如抽絲”一樣,不是立竿見影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