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際> 國際滾動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美國對非洲的貿易和投資政策亟待改善
    s4energysolutions.com?2011-06-11 14:37? 謝美華 穆東?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盧薩卡6月10日電(記者謝美華 穆東)美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間2011年《非洲增長與機遇法》論壇10日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落下帷幕。非洲國家代表在充分肯定該法案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毫不隱諱地指出,由于它的不對稱性及附加的一些苛刻條件,非洲國家在過去10年中并未真正和普遍從中得到實惠,《非洲增長與機遇法》亟待完善。

    《非洲增長與機遇法》于2000年10月生效。該法為48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提供單方面貿易優(yōu)惠條件,已符合條件的37個國家可按普惠制向美國免稅出口6000多種商品。

    美國政府一直聲稱,該法案旨在通過貿易和投資促進非洲經濟增長,是美國政府對非政策的基石,并將其標榜為是一項“通過美國的貿易和投資來幫助非洲脫貧”、“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對非計劃”。美國貿易代表柯克10日在此間表示,美國對撒哈拉以南一些非洲國家不能充分受益于《非洲增長與機遇法》表示遺憾,但他把原因歸咎于非洲國家自身。他呼吁非洲國家采取改進措施,生產出更多符合美國進口要求的商品。

    此次論壇召開前夕,美國政府公布了近兩年來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貿易數字。據統計,從2009年至2010年,雙邊貿易總額增長了32%,其中美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出口增長13%,達到170億美元;美國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進口增長39%,達到650億美元。單從數字上判斷,美國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進口總額遠遠高于其向這些國家的出口總額,雙邊貿易似乎正在朝著有利于非洲國家的方向發(fā)展,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統計數字就可發(fā)現,美國從非洲的進口主要集中在石油、礦產和汽車等領域,真正受惠的非洲國家僅限于尼日利亞、安哥拉、南非等石油和礦物資源豐富的少數國家。有關統計數字表明,在《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框架下,安哥拉向美國出口額的99%都與能源有關。南非是該法案最大的受益國之一,但美國從南非的進口主要集中在鉆石和汽車兩個領域。不難看出,《非洲增長與機遇法》的意圖不僅在于為美國商品打開廣闊的非洲市場,而且還為美國從非洲獲得石油等戰(zhàn)略資源創(chuàng)造了便利。

    非洲國家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整體還處于相對落后狀態(tài),能創(chuàng)造附加值的制造業(yè)也不能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同日而語。一些非洲國家已意識到阻礙經濟發(fā)展的癥結所在,并積極采取措施發(fā)展包括紡織在內的制造業(yè),以期帶動經濟發(fā)展。與其他非洲國家相比,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等是目前非洲國家中紡織行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其對美國出口也主要集中在紡織產品方面。但由于《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對“原產地規(guī)則”作了苛刻規(guī)定,這些國家對美國出口紡織品嚴重受阻,紡織業(yè)也面臨嚴峻考驗。

    《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對紡織品和服裝的原產地規(guī)則作了如下規(guī)定:產品原料必須是在受惠國生長、產品必須在受惠國生產或制造;產品出口都需要具備當地海關出具的原產地證明,且監(jiān)督執(zhí)行極其嚴格等等。

    肯尼亞農業(yè)部助理部長賈費特?卡雷克?姆比烏基在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美國方面繼續(xù)頑固堅守這一條款,那這些非洲國家將會在對美貿易中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境地,并使它們失去參與《非洲增長與機遇法》的興趣。

    成為《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受惠國的前提條件還包括要求非洲國家取消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保護,全面為美國商品敞開市場。這與強制性的貿易條款別無兩樣。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成為《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受惠國以來,貝寧已從美國進口了6億美元商品,而其對美國出口幾乎為零。

    《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將于2015年到期。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致信論壇開幕式時表示,為保持延續(xù)性,他將在未來幾個月中努力說服美國會將其延長至2015年以后。

    對此,非洲國家在表示歡迎和贊賞的同時,普遍希望美國該法案的下一階段實施過程中注重對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和非洲自身能力建設領域的投資、轉讓技術和知識、擴大對非洲產品進口種類、放松對非洲紡織品進口苛刻條件等,以使《非洲增長與機遇法》充分釋放潛能,真正帶動非洲經濟的發(fā)展與增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