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習言道|石榴籽,習近平為何一再強調
    s4energysolutions.com 2025-09-28 08:3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6日電 題:石榴籽,習近平為何一再強調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到新疆出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慶?;顒?。

    在習近平總書記抵達烏魯木齊時,新疆各族群眾在機場熱烈歡迎。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總書記收到的花束里,裝點了美麗的石榴。

    “56個民族是石榴籽,中華民族是整體的石榴”“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總書記曾多次以“石榴籽”為喻,寓意深遠。

    石榴籽,象征團結。

    “維族同胞說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抱在一起,這個詞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分子。”

    “石榴籽”的比喻,是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新疆考察期間聽一位維吾爾族鄉(xiāng)親說起的。這句源自生活的質樸感言,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形象闡釋。

    中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民族團結對新疆有多重要?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

    如今,19個省市全方位對口援疆,新疆數(shù)以百萬計的干部職工與基層群眾結對認親……“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故事在天山南北不斷上演。

    9月24日,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總書記再次強調,“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生態(tài)良好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疆”。

    石榴籽,代表同心。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曾留下這樣動人的一幕。

    當總書記對師生、村民、社區(qū)居民們講起“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話音未落,現(xiàn)場千百個聲音不約而同地回答:“緊緊抱在一起?!?/p>

    近期,在多位博主的采訪視頻中,當新疆孩子們被問到是什么民族時,都自豪地回答“中華民族”。

    堅定的回答,源自內心強烈的認同。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文化潤疆”,“就是要從根本上切實解決政治認同、人心向背的問題”。

    這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新疆,對于增強文化認同念茲在茲。

    這次新疆之行,總書記特別強調,“加強文化潤疆、注重以文化人,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始終。

    石榴籽,凝聚力量。

    此次新疆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主題成就展。

    70年過去,曾經的毛驢車進了博物館,曾經的戈壁變良田,曾經的內陸“口袋底”正成為向西開放橋頭堡……新疆70年的滄桑巨變,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不改的行動詮釋。

    從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此次來到新疆,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新疆高質量發(fā)展指明方向。從“積極探索符合新疆特點的高質量發(fā)展路子”,到“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建設”,再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yōu)先位置”……歸根結底,就是要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56個民族擰成一股繩,同心協(xié)力,踔厲奮發(fā),這樣努力下去一定會更好。”總書記曾這樣說。

    今次接見新疆各族各界代表,總書記再次強調,希望大家凝心聚力、團結奮進,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tǒng)籌:馬學玲 闞楓

    |執(zhí)筆:袁秀月

    |校對:孫靜波

    |視覺:倪雯冰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孫勁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