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网资源站_国产黑人视频精品区_亚洲欧洲一二三区区视频_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导航

    <center id="j3gbv"></center>
    <dfn id="j3gbv"></dfn>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棄筆從戎 周逸群組建赤衛(wèi)隊

    2019-08-03 18:24:18??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黃麗紅  

    央視網消息:來看今天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系列報道,昨天(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征路萬里行”報道組從湖北十堰鄖西到達了荊州。荊州位于鄂西南地區(qū),毗鄰湖南岳陽,1928年,賀龍、周逸群等人在這里領導游擊戰(zhàn)爭,并開創(chuàng)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8月2日,再走長征路第53天 湖北荊州

    位于湖南、湖北兩省邊界地區(qū)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水網湖汊密集,這里孕育了走上長征的紅二軍團,也鍛煉了一支擅長水上作戰(zhàn)的急行軍。當年紅軍在這里廣泛動員群眾,當地百姓和紅軍并肩作戰(zhàn),至今還流傳著一段段感人的魚水情。

    1

    說到洪湖,不少觀眾會聯想到《洪湖赤衛(wèi)隊》這部經典影視作品,舞臺上的原型就是取自當年中國共產黨在這里組織的群眾武裝力量。在洪湖市湘鄂西蘇區(qū)革命歷史館,還收藏著赤衛(wèi)隊員們所使用的裝備。

    洪湖市市委書記張遠梅:這是當時赤衛(wèi)隊隊員的袖標??梢钥吹缴厦嬗腥齻€字,然后上面有一句話,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這是當時洪湖赤衛(wèi)隊革命斗爭的目標,也是當時洪湖赤衛(wèi)隊隊員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的洪湖,碧波萬頃,蓮藕飄香;而在九十多年前,這里的百姓被國民黨反對派盤剝,暗無天日。1928年,湖北省委發(fā)布《工農革命軍任務與組織決策》,明確 “除工農革命軍外,各縣可成立赤衛(wèi)隊,赤衛(wèi)隊受當地蘇維埃政府指揮,保衛(wèi)當地治安”的指示,在群眾斗爭基礎較好的地區(qū)建立了若干赤衛(wèi)隊,當時,組織赤衛(wèi)隊的工作交給了一位年輕的將領,他的名字叫周逸群。

    1

    洪湖市檔案館副館長廖雪琴:游擊隊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周逸群,因為他首先很敏銳地發(fā)掘這一塊的游擊隊員,有一些很豐富的在湖上游擊的經驗,但是集中戰(zhàn)斗的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說他最早就把湖區(qū)周邊的游擊隊員都召集在一塊,進行軍事訓練,讓我們水上赤衛(wèi)游擊隊學到了更豐富的戰(zhàn)斗經驗。

    周逸群出身在貴州一個富裕家庭,早年留學日本,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進入黃埔軍校學習。他曾寫下“廢書學劍走羊城,只為黎元苦匪兵。斬伐相爭廿四史,豈無白刃可亡秦!”的詩句,表達“棄筆從戎”的志向。1927年,他參加南昌起義,之后被中央派往湘鄂地區(qū)組織群眾武裝。

    賀龍二女兒賀曉明:1927年,我爸爸那支部隊走到了常德,周逸群是黃埔軍校國民革命政府派出來的左翼宣傳隊的隊長,大概有二十幾個人,就到了常德,就到了我父親這個部隊里。他們這個也不是隨便去的,也是有選擇的,來了以后就是打開窗戶說亮話,(賀龍)他知道(周逸群)他是共產黨,(周逸群)他知道(賀龍)他傾向我們黨的主張。所以住下了第三天,我父親就向他正式提出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不開玩笑的。所以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人物,領路人周逸群。

    1

    周逸群不但是賀龍的入黨介紹人,還與賀龍并肩作戰(zhàn)長達四年,創(chuàng)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1931年,周逸群南下洞庭湖西岸開展革命工作,一位身邊工作人員勸他有病休息,周逸群說:“只要我一天活著,我就一天不停止黨的工作。”同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區(qū)返回江北時,遭到白軍伏擊,壯烈犧牲,時年35歲。周逸群犧牲的消息傳到洪湖,蘇區(qū)群眾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舉行追悼大會,賀龍痛心地說:“逸群同志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 為了紀念這位湘鄂西紅軍和蘇區(qū)主要創(chuàng)建人,中共湘鄂西省委將省列寧學校改名為“逸群學?!?。新中國成立后,“逸群學?!备麨椤耙萑盒W”,而那段紅色歷史被老校長寫進了校歌,至今傳唱。

    監(jiān)利縣周老嘴鎮(zhèn)逸群小學退休校長夏昌言(唱校歌):我們逸群學校,光榮的歷史值得驕傲。賀老總親自改校名,周逸群立功勞。在湘鄂西紅色搖籃里,哺育出一批批英豪。

    正如逸群小學校歌中所唱的,當年在湘鄂西根據地,紅軍團結百姓,動員群眾,廣泛開展水上游擊戰(zhàn),1930年根據地農民赤衛(wèi)隊就發(fā)展到20萬人,紅軍隊伍人數也由1928年的3000余人,發(fā)展到20000多人。從洪湖走出的開國中將楊秀山,就是那時加入的紅軍,他歷經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直到去世身上還帶著21塊彈片。

    1

    楊秀山的兒子楊曉哲:當時跟他一起參軍的有43個人,到解放以后只有他一個人了。他們這一代人一生中有很多次戰(zhàn)斗,戰(zhàn)斗就免不了要負傷。我們小時候經常在夏天看到他肩膀后邊有這么一個大的雞蛋一樣的洞,這顆子彈再往下一點,那就是心臟。

    楊秀山老先生80歲高齡時,留下一封信,直到8年后他去世,子女們才了解了老人畢生的信念。

    楊秀山的兒子楊曉哲:寫的就是我人過七十古來稀,我已經80歲了,身體尚好,但不知哪天突然走了,如果倒下了,喪事從簡,不搞遺體告別,家里不設靈堂,然后骨灰撒到烈士陵園的樹下,掩埋一下,當做肥料,讓這些樹長得更高大,讓人們好乘涼。讓我繼續(xù)為人民服務是我最大的愉快。不要對我做什么評價。如果要說的話,那就是我是一個老共產黨員和一個解放軍老戰(zhàn)士。

    從紅軍將領周逸群棄筆從戎,直至戰(zhàn)死沙場,到經歷長征,六次負傷的開國中將楊秀山臨終留言,都展現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賀曉明阿姨告訴我們,賀龍元帥在臨終前,還記掛著湘鄂百姓傳唱的一段話,“為革命,砍頭只當風吹帽;為了黨,灑盡鮮血心歡暢”。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